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四时田园杂兴》是其中一篇经典古诗。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生动描绘了乡村四季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以及积累语言,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四时田园杂兴》,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诗句含义;结合图片资料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背景音乐、相关图片等资源;同时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范成大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的信息供课堂上分享给学生。
三、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优美的田园风光视频作为课堂开场,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乡村的美好景色。接着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农村?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点,并自然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四时田园杂兴》。
四、初读感知
首先带领全班同学齐声朗读整首诗文,注意纠正发音错误。然后分组讨论每个句子的意思,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难懂的地方可以适当解释说明,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基本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五、深入探究
1. 分析题目:“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田园”指的就是乡村田野,“杂兴”则表示各种各样的兴致或情趣。因此题目可以理解为表现四季里发生在田间地头的各种趣事。
2. 解读诗句: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描写了白天耕种晚上织布的情景,体现了农民辛勤工作的状态。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刻画了孩子们模仿大人干活的样子,充满了童真趣味。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范成大会选择描写这些内容?他想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查找更多关于范成大的作品或者描写田园风光的文章进行阅读比较,进一步加深对这类题材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布置一项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去附近的乡村走一走,观察一下真实的田园生活,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
七、总结回顾
最后再次带领全体师生一起朗诵一遍《四时田园杂兴》,并简短概括今天学到的知识要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记住这首优美的古诗,并且学会欣赏身边那些平凡却美好的事物。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热爱生活、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