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胡令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小诗,全诗语言质朴、生动形象,展现了孩童天真烂漫、专注垂钓的情景。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童趣,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原文: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翻译: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习钓鱼,
他斜坐在长满青苔的草地上,身子被绿草遮掩。
有行人向他打听路,他远远地摆了摆手,
生怕惊动了水中的鱼儿,不敢回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专注垂钓的小孩形象。诗人以“蓬头稚子”开篇,突出孩子的年幼与自然状态,给人一种纯真无邪的感觉。“学垂纶”三字点明主题,也暗示出孩子对钓鱼这项活动充满好奇与兴趣。
接下来的“侧坐莓苔草映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也为后文的“怕得鱼惊不应人”埋下伏笔。小孩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连路人的询问都不敢轻易回应,生怕惊扰了鱼儿,这种专注与谨慎让人忍俊不禁。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结构,却因贴近生活、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心。它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也反映了大自然中人与动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
总结:
《小儿垂钓》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它通过对一个垂钓孩童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安静、专注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唐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