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13.2内能练习题】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内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在第十三章“内能”中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涉及内能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下面整理了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大
B. 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无关
C.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D.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答案:C
2. 关于分子运动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 温度越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强
C. 分子间距离越大,内能一定越大
D. 分子停止运动时,内能为零
答案:A
3. 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搓手取暖
B. 钻木取火
C.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D. 用锤子敲打铁块
答案:C
4. 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是物体所含内能的多少
B. 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
C. 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加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B
5. 下列情况中,内能增加的是( )
A. 冰块熔化成水
B. 水蒸气液化成水
C. 铁水凝固成铁块
D. 铁块被加热变红
答案:D
二、填空题
1.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__________的动能和_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分子;分子势能
2.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会__________。
答案:增大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做功;热传递
4. 热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
答案:焦耳;J
5.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温度__________的物体传向温度__________的物体。
答案:高;低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冬天搓手可以取暖?请从内能的角度解释。
答: 搓手时,手与手之间发生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温度升高,从而感到温暖。
2. 为什么同一杯热水,放在不同环境中,其温度下降的速度不同?
答: 这是因为热传递的速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热水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热量散失快,因此温度下降得更快;反之,若环境温度较高,温度下降较慢。
四、综合题
1. 一个质量为0.5kg的铁块,初始温度为20℃,吸收了4200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³ J/(kg·℃))
解:
根据公式:
$$ Q = cm\Delta t $$
$$ \Delta t = \frac{Q}{cm} = \frac{4200}{0.46 \times 10^3 \times 0.5} = \frac{4200}{230} \approx 18.26℃ $$
所以,最终温度为:
$$ 20 + 18.26 = 38.26℃ $$
答: 最终温度约为38.3℃。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复习,打好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