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抢椅子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活动名称
抢椅子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学会轮流和等待。
三、活动准备
1. 椅子若干(数量比参与人数少一张)。
2. 轻快的背景音乐。
3. 安全的游戏场地,确保无尖锐物品或障碍物。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入游戏,向幼儿介绍“抢椅子”游戏的玩法,并讲解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时,幼儿围着椅子转圈;音乐停止时,要迅速找到椅子坐下,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将被淘汰。每轮结束后,减少一张椅子,直到最后一名幼儿获胜。
2. 游戏进行(15分钟)
-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围绕椅子走动或转圈。
- 音乐停止时,幼儿快速寻找椅子坐下,未坐到椅子的幼儿退出游戏。
- 每轮结束后,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保持秩序,避免拥挤。
- 随着游戏的进行,椅子逐渐减少,气氛也愈发紧张有趣。
3. 结束与分享(5分钟)
-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
- 提问:“你最喜欢这个游戏的哪个部分?”“有没有小朋友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兴奋、紧张或失落,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五、活动延伸
可以结合其他类似的游戏,如“丢手绢”、“老狼老狼几点了”等,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反应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次“抢椅子”游戏活动整体效果良好,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大部分孩子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并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 个别幼儿情绪波动较大:有些孩子在未能抢到椅子时表现出失落或急躁的情绪,需要教师及时安抚并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胜负。
2. 秩序管理需加强: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因过于兴奋而出现推挤现象,今后应更加注重游戏前的规则强调和现场监督。
3. 游戏节奏把控:部分幼儿对音乐的反应不够迅速,影响了游戏的整体流畅度,可在后续游戏中适当调整音乐节奏或增加练习时间。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识到游戏不仅是孩子们放松和娱乐的方式,更是促进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游戏的设计与实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与快乐。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常见游戏活动教案进行改编,适用于幼儿园大班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