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中班心理疏导记录表】幼儿姓名:李小萌
性别:女
年龄:4岁6个月
班级:中班
记录日期:2025年4月5日
辅导教师:王老师
一、基本情况
李小萌小朋友在班级中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与同伴互动较少,情绪表达较为含蓄。家长反馈其在家也表现出一定的退缩行为,如不愿意参与家庭活动或对新环境适应较慢。在园期间,她常常独自玩耍,很少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
二、问题表现
1. 社交能力较弱:在集体活动中不主动参与,不愿与他人合作。
2. 情绪波动较大:遇到挫折时容易哭闹,情绪恢复较慢。
3. 依赖性强: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感,缺乏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
4. 语言表达有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词汇量较少,常以动作代替语言。
三、心理评估与分析
通过观察和与家长沟通,发现李小萌的情绪问题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工作较忙,日常陪伴时间较少,导致她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此外,她在幼儿园中缺乏积极的社交体验,进一步加剧了她的退缩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李小萌的行为符合“社交焦虑”初期的表现,但尚未达到严重程度。需要通过持续的心理引导和正向鼓励,帮助她建立自信,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辅导目标
1. 增强李小萌的自信心,鼓励她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2. 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4. 促进亲子沟通,改善家庭支持系统。
五、辅导措施
1. 个别引导:每天安排一定时间与李小萌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她的内心想法,给予积极反馈。
2. 游戏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逐步引导她融入集体。
3. 榜样示范:邀请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的同伴与其一起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 家园共育: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鼓励其表达情绪,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5. 情绪识别训练:通过绘本、动画等形式,帮助她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六、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李小萌在班级中的表现有所改善:
- 能够在小组游戏中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
- 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开始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 对老师的依赖减少,逐渐展现出一定的自主性。
虽然仍需持续关注和支持,但整体趋势向好,显示出积极的发展潜力。
七、后续计划
1. 继续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其情绪变化。
2. 鼓励更多机会让她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归属感。
3. 定期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4. 根据其发展情况调整辅导策略,确保个性化支持。
记录人签名:王老师
记录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