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培养乐于分享的情感态度。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分享”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明白分享能带来更多的快乐。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或想法,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二、活动准备:
- 各类小玩具(如积木、玩偶等)
- 小零食若干(如水果、饼干等)
- 故事图片或动画片段(关于分享的故事)
- 音乐《分享歌》(可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和别人一起玩过玩具?有没有把好吃的东西分给朋友?”
接着播放一段关于分享的小故事动画,引导幼儿观察角色是如何分享的,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情境体验(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分享角”,摆放一些玩具和零食,邀请幼儿轮流进行分享。
例如:请一位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者请一位小朋友带了一块巧克力,愿意分给其他小朋友吃。
在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你愿意分享吗?为什么?”“你吃了别人的零食,感觉怎么样?”
3. 讨论与分享(8分钟)
组织幼儿围坐一圈,开展小组讨论。
问题引导:
- 你今天分享了什么?
- 分享之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 如果你不分享,会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分享带来的正面情绪。
4. 歌曲律动(5分钟)
播放《分享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进一步加深对“分享”概念的理解和兴趣。
5. 总结提升(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分享,也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以后我们也要像今天一样,愿意和别人一起玩、一起吃、一起分享。”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设立“分享角”,鼓励幼儿每天带一件小物品来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 家长配合,在家中引导孩子与家人、邻居分享自己的物品或食物。
- 开展“我最想分享的物品”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游戏、讨论、歌曲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并体验分享的意义。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愿意尝试分享。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真实的生活情境,增强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与结构,确保内容自然流畅,符合教学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