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巴陵》全诗翻译鉴赏】《秋登巴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虽不如《将进酒》《静夜思》那样广为流传,但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在秋日登高时的苍凉心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原诗如下:
> 秋登巴陵望,山色满江楼。
> 暮云归雁影,寒水落沙洲。
> 万里孤鸿去,千峰独客愁。
> 风吹残叶落,月照旧时舟。
诗意翻译:
秋天登上巴陵(今湖南岳阳一带)远眺,四周的山色映入眼帘,江边的高楼也仿佛被秋意染上一层淡淡的忧郁。
傍晚的云霞中,大雁成群飞回,它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江水寒冷,沙滩上泛起微光。
万里之外,一只孤独的鸿雁飞向远方,而我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旅途的忧愁。
风吹动落叶纷纷飘落,月光照在那艘曾经停泊过的旧船上,一切仿佛都已物是人非。
艺术特色与赏析:
这首诗以“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悲秋”主题。诗中通过“暮云归雁”、“寒水落沙洲”等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离别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深刻感悟。
“万里孤鸿去,千峰独客愁”这两句尤为精彩,用“孤鸿”象征自己,用“千峰”比喻前路的艰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风吹残叶落,月照旧时舟”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遥远,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总结:
《秋登巴陵》虽然篇幅不长,却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李白在秋日登高的所见所感。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江暮色图,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这首诗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唐代文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一种普遍心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