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31的全部意思】《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描写农村四季生活的诗作,共60首,每首描绘不同季节的田园景象与农事活动。其中,“其三十一”是这组诗中较为经典的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这首诗的内容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全面解读:
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逐句解析:
1. “昼出耘田夜绩麻”
这一句描述了农村日常劳作的场景。白天,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地除草、松土(“耘田”),晚上则在家中纺麻、织布(“绩麻”)。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村人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农耕社会中男女分工明确的特点。
2. “村庄儿女各当家”
本句表达了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角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在为家庭的生计而努力。这里的“各当家”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各自负责”,更是一种对家庭责任和集体劳动的赞美。
3. “童孙未解供耕织”
这里提到的是年幼的孩子们还不懂得如何参与农业生产或纺织工作。“未解”一词表现出他们尚处于学习阶段,尚未具备独立劳动的能力。
4.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尽管孩子们还不能真正参与农活,但他们已经开始模仿大人,在桑树下学习种瓜。这一细节展现了农村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逐渐融入劳动生活的过程,也透露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和代际传承。
整体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虽只有四句,但语言质朴、画面感强,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整首诗通过对农村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平凡劳动的尊重与赞美。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向往。
范成大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乡村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既没有刻意渲染悲苦,也没有过度美化田园,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朴素而温暖的生活状态。这种风格正是他诗歌的特色之一。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 对农村生活的赞美:通过描绘村民的勤劳与孩子的学习,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一种认同与喜爱。
- 强调劳动的价值: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劳动,体现了劳动的重要性。
-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提到“桑阴”、“种瓜”,说明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展现出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结语: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诗,它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真实的乡村画卷。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也寄托了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读这首诗,仿佛能感受到阳光下的田野、微风中的桑林,以及孩子们在树荫下学习的身影,让人不禁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