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7《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教材分析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在战地医院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白求恩医生忘我工作的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体现了“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主题。
本课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适合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品质,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同时,课文结构清晰,情节紧凑,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 学习通过人物言行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白求恩医生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精神。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体会白求恩医生的高尚品质。
- 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录音材料、教学卡片。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白求恩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激趣:
- “同学们,你们知道‘阵地’是什么意思吗?在战场上,阵地意味着什么?”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文章,看看这个‘阵地’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 简要介绍白求恩医生:
- 白求恩是加拿大医生,曾来到中国支援抗战,他为了救治伤员,不顾个人安危,最终献出了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正音,重点讲解“手术台、阵地、硝烟、镇定”等词语。
3.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 思考问题:
-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 白求恩医生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段讲解,逐段分析:
- 介绍背景,说明白求恩在战地医院工作。
- 描写战斗激烈,白求恩依然坚持手术。
- 第三段: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白求恩的冷静与坚定。
- 第四段:总结他的精神,点明主题。
2. 小组讨论: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求恩的勇敢和无私?”
- “你认为‘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归纳:
- 手术台是白求恩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保卫人民、拯救生命的战场。
- 他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的使命,就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联系现实生活:
-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白求恩一样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
- “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3. 情感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深刻含义。
- 鼓励学生学习白求恩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六、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英雄》,写出自己敬佩的人物及原因。
3. 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七、板书设计
```
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无私奉献、英勇无畏
手术台 = 阵地
救人 = 报国
```
八、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人物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思维发展。
如需PDF格式或PPT课件版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