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课堂实录及点评(小学语文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
本课以童话故事《去年的树》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和生命哲理。通过阅读、讨论与朗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其关爱自然、珍惜友情的意识。
二、课堂实录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一张“树”的图片作为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一棵树吗?它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树是朋友,有的说树是家的象征。教师顺势引入课文《去年的树》,告诉学生今天要一起走进一个关于树与鸟的故事。
2. 初读感知(10分钟)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听完后,学生分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初步理解。教师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适时板书关键词:树、鸟、朋友、约定。
3. 精读品析(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解读鸟与树之间的深厚友谊。例如:
- “树啊,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这句话表达了鸟对树的承诺,也体现了它对友情的珍视。
- “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这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树会消失?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问:“如果你是那只鸟,看到树被砍掉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积极回应,表达出对树木被破坏的惋惜之情。
4. 情感升华(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鸟、树、伐木工人等角色,模拟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中的生命?”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要爱护花草树木,有的说要拒绝乱砍滥伐。教师总结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们要学会感恩自然,珍惜身边的一切。”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布置作业: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树》,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树的感受。
三、课堂点评
本节课以《去年的树》为教学内容,注重情感教育与语言训练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从初读到精读,再到情感升华,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建议今后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拓展材料,如介绍环保知识或相关绘本,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堂整体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情感体验深刻。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显拘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与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去年的树》不仅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更是一堂富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语文能力,也增强了环保意识与情感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