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认识乘法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 能够正确读写乘法算式,掌握乘号“×”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将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 难点: 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图片、课件
-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每组有3个苹果,共4组。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3+3+3+3=12。
接着提问:“这样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加数相同,都是3,加了4次。
教师引出新知识:“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就是乘法。”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板书:3+3+3+3=12
改成乘法算式:3×4=12 或 4×3=12
讲解乘法的读法:3乘4等于12,或4乘3等于12。
强调:乘号“×”的写法和读法,说明“×”代表的是“几个几相加”。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看图列式:
出示图片,如:每行有5个星星,有3行。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填空练习:
6+6+6=( )×( )
7+7+7+7=( )×( )
9+9=( )×( )
(3)判断题:
① 4+4+4=4×3( )
② 5+5+5+5=5×4( )
③ 2+2+2+2=2×3( )
4. 拓展提升(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每组有6个气球,有5组,一共多少个气球?”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式计算:加法和乘法,并比较哪种更方便。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的意义和写法。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46页的练习题,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六、板书设计:
```
认识乘法
3 + 3 + 3 + 3 = 12
↓
3 × 4 = 12
↓
4 × 3 = 12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乘法,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由来和意义。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但在改写算式时仍需加强练习。今后可多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