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

2025-07-30 05:54:14

问题描述: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05:54:14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源自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无尽的哀思。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人琴俱亡》出自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伤逝》,原文如下:

> 王子猷、王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未至,人已死。子猷径入灵堂,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这段文字简洁却饱含深情。王子猷(即王徽之)和弟弟王子敬(王献之)都病重,但弟弟先去世。当王子猷得知消息后,并没有立刻悲伤,而是亲自前往吊唁。他坐在灵床前,拿起弟弟生前最爱的琴,试图弹奏,却发现琴弦已断,无法发出声音。于是他说:“人琴俱亡。”随即悲痛欲绝,不久后也去世了。

这则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兄弟情谊。王子猷并没有在得知弟弟去世时立刻哭泣,而是用一种冷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哀伤。他通过弹琴这一行为,将内心的痛苦化作无声的叹息,最终达到情感的高潮——“人琴俱亡”。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

> 王子猷和王子敬都病得很重,但王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已经死了。”说话的时候并不悲伤。于是他让人准备车马去吊丧,还没到,人已经死了。王子猷直接进入灵堂,坐在灵床上,拿起了王子敬的琴来弹,琴弦已经不和谐了,他把琴扔在地上说:“人和琴都失去了。”于是悲痛得昏过去了很久。一个多月后他也去世了。

“人琴俱亡”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代表了一种对生命、亲情和艺术的深刻理解。琴是王子敬的象征,也是他才华的体现;而人则是他与哥哥之间最真实的联系。当人亡之后,琴也失去了意义,正如情感也随之消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而“人琴俱亡”提醒我们,真正的感情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有时只能通过一种方式——沉默、动作、甚至是一把断琴,来传达那份难以言说的悲伤。

因此,“人琴俱亡”不仅是古代文人之间的一种情感表达,更是现代人面对失去与离别时,一种深刻的共鸣。它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复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