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玩泥巴》ppt课件】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泥土的基本特性,如颜色、质地、气味等;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泥土的特征;
3. 激发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 观察泥土的外观和触感;
- 理解泥土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泥土的性质;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教学准备:
- 泥土样本(提前准备好);
- 放大镜、小铲子、水盆等实验工具;
- PPT课件内容包括图片、视频、互动问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泥土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玩过泥巴?你最喜欢怎么玩?”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泥土(10分钟)
1. 教师分发泥土样本给每组学生;
2. 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观察泥土的颜色、质地、气味;
3.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如“泥土是灰色的”、“摸起来有点湿”等。
三、探究泥土(10分钟)
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泥土加点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将泥土加水搅拌,观察变化;
3. 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泥土的可塑性。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 教师介绍泥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植物生长、建筑等;
2. 提问:“如果没有泥土,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鼓励学生思考并发言。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 布置简单任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泥土,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 课题:玩泥巴
- 观察要点:颜色、质地、气味
- 实验现象:加水后的变化
- 重要知识点:泥土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观察,帮助学生建立了对泥土的初步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PPT课件结构建议:
1. 封面页:标题+学科+年级+课程名称
2. 导入页:相关图片/视频
3. 观察环节:图片展示泥土的不同状态
4. 实验步骤:图文结合说明实验方法
5. 总结页:知识要点归纳
6. 课后任务:布置观察作业
备注:
本课件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实践与体验,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