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黄山绝壁松》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文章简析
冯骥才的散文《黄山绝壁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山峭壁上顽强生长的松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与敬仰。文章不仅展现了黄山的壮丽风光,更借松树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思考。
二、阅读理解题
1. 文章开头提到“黄山的松树,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石缝里”,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通过对比常见的松树生长环境,突出了黄山松树生存条件的恶劣,为后文描写其顽强生命力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 作者为什么说“黄山的松树是大自然的奇迹”?
答:因为黄山的松树能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扎根于岩石缝隙中,历经风雨仍挺立不倒,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毅力,这正是大自然的奇迹。
3. 文中“它不像山下的松树那样柔美,却有一种刚强的气质”,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树坚韧、刚毅品质的欣赏与敬佩,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4. 作者在文中多次使用“它”来指代松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它”可以使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松树本身,增强描写对象的独立性和形象感,同时使语言更加简洁流畅,避免重复使用“黄山松树”等词。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的力量”这一主题的理解。
答:文章通过描写黄山松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情景,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突破困境,体现出生命的强大与伟大。
三、拓展思考
1. 如果你是黄山的一棵松树,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答:我会讲述自己是如何在风霜雨雪中扎根于岩石缝隙,如何在寒风中挺直身躯,如何在阳光下舒展枝叶。虽然没有肥沃的土壤,但我依然努力向上生长,只为证明生命的价值。
2. 文中提到“黄山的松树是风景的一部分,更是精神的象征”,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我认同这个观点。黄山的松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象征着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们的存在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四、参考答案
1. 引出主题,突出松树的特殊生长环境,为后文描写其生命力做铺垫。
2. 因为它们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 表达了对松树坚韧、刚强品质的赞赏与敬佩。
4. 增强描写的连贯性与聚焦性,使语言更简洁自然。
5. 生命的力量体现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不屈,即使环境艰难,也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五、结语
《黄山绝壁松》是一篇充满哲理与美感的散文,通过描写黄山松树的生存状态,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像黄山松一样,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