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绝句》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黄鹂”指的是( )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动物
3.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西岭”指的是( )
A. 一座山的名字
B. 一个地方
C. 一个人名
D. 一种植物
4. 《惠崇春江晚景》是描写( )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5. “正是河豚欲上时”中的“河豚”是一种( )
A. 鱼类
B. 植物
C. 动物
D. 花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绝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2. 《惠崇春江晚景》中,描绘春天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
3.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代诗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绝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
2. “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绝句》。( )
3.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一首诗。( )
4. “小溪泛尽却山行”意思是小船在小溪里走完了。( )
5. 《三衢道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写出《绝句》的前两句,并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10分)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哪一句表现了天气晴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绿阴不减来时路”说明了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A
4. A
5. A
二、填空题
1. 黄、翠、白
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 曾几、宋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简答题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 春天江水变暖,鸭子最先感知到。我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变化。
五、阅读理解
1. 曾几
2. 梅子黄时日日晴
3. 路边的树荫依然浓密,没有减少
4.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旅途中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