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翻译及原文】《送杨少尹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赠别散文,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友人杨少尹即将赴任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仕途顺利、政绩卓著的期望。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韩愈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者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则士之为官,其久也,不亦难乎?夫以一己之贤,而欲化天下,非徒力之所能也。故君子之于仕也,慎其所处。
今杨君少尹,有志于学,有才于行,尝为京师之吏,有声于时。今将出守一方,予甚嘉之。盖士之出处,非可一概论也。或隐于林泉,或仕于庙堂,皆所以自适其志耳。
然吾观杨君,其志不在利,而在道;其心不在名,而在义。是以虽处卑位,而能自持其节;虽遇困穷,而不改其操。此岂易得哉?
今将远别,不能无言。愿君以道自勉,以义自持,勿忘初心,勿负众望。若能如此,则虽去京师,而其德足以化民,其政足以安邦,虽千里之外,亦足以闻于四方矣。
呜呼!古人有言:“士之立身,贵乎有道。”愿与君共勉之。
翻译:
《送杨少尹序》
韩愈
从前孟子说:“君子的恩泽,到第五代就会断绝。”那么,士人做官,能够长久地任职,难道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吗?一个人凭自己的才能,想要教化天下,这不仅仅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因此,君子在选择仕途时,应当慎重地考虑自己的位置。
现在杨君担任少尹一职,他有志于学习,行为上有才华,在京城做官时,已经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如今他即将前往地方任职,我非常赞赏他的选择。士人的进退,不能一概而论。有人隐居山林,有人入仕朝廷,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罢了。
但我观察杨君,他的志向并不在于私利,而是在于道义;他的心思并不在于名声,而是在于正义。因此,即使处在较低的职位上,也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即使遇到困境,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很难得的吗?
今天就要分别了,我不禁想说几句。希望杨君能够以道义自勉,以正义自持,不要忘记最初的志向,也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离开了京城,他的德行也足以感化百姓,他的政绩也足以安定国家,即使相隔千里,也会让四方之人知晓他的名声。
唉!古人说:“士人树立自身的品德,最重要的是要有道义。”愿我们共同以此自勉。
《送杨少尹序》不仅是对友人离别的送别之作,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文章。韩愈通过此文表达了对友人品德与理想的肯定,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韩愈散文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