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模板计算书-20220701123835】在桥梁及建筑结构施工中,墩柱作为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墩柱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必须对墩柱模板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设计。本计算书基于实际工程情况,结合相关规范与标准,对墩柱模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城市高架桥工程的一部分,墩柱高度约为12米,截面尺寸为1.5m×1.5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模板系统选用钢木组合模板,面板厚度为18mm,龙骨采用方木,间距为300mm,竖向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2m×1.2m。
二、荷载计算
在模板设计中,需考虑以下主要荷载:
1. 混凝土侧压力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
P = \gamma \cdot H + \frac{1}{2} \cdot \gamma \cdot v^2 \cdot t
$$
其中:
- $\gamma$ 为混凝土容重,取24kN/m³
- $H$ 为混凝土浇筑高度,取12m
- $v$ 为混凝土浇筑速度,取2m/h
- $t$ 为初凝时间,取4小时
计算得:
$$
P = 24 \times 12 + \frac{1}{2} \times 24 \times (2)^2 \times 4 = 288 + 192 = 480 \, \text{kPa}
$$
2. 施工活荷载
取值为1.5kN/m²。
3. 风荷载
根据当地风压,取0.5kN/m²。
三、模板结构验算
1. 面板强度验算
面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弹性模量E=10000MPa,抗弯强度$f_m=15MPa$。
按照简支梁模型计算最大弯矩:
$$
M = \frac{qL^2}{8}
$$
其中:
- $q$ 为均布荷载,包括混凝土侧压力、施工活荷载等,取4.5kN/m²
- $L$ 为面板跨度,取300mm
$$
M = \frac{4.5 \times 0.3^2}{8} = 0.0506 \, \text{kN·m}
$$
抗弯应力计算:
$$
\sigma = \frac{M}{W} = \frac{0.0506 \times 10^6}{\frac{18 \times 300^2}{6}} = \frac{50600}{2700000} = 0.0187 \, \text{MPa}
$$
明显小于允许值15MPa,满足要求。
2. 龙骨强度验算
龙骨采用100×50mm方木,间距300mm,按简支梁计算最大弯矩:
$$
M = \frac{qL^2}{8} = \frac{4.5 \times 0.3^2}{8} = 0.0506 \, \text{kN·m}
$$
抗弯应力:
$$
\sigma = \frac{M}{W} = \frac{0.0506 \times 10^6}{\frac{100 \times 50^2}{6}} = \frac{50600}{416666} = 0.121 \, \text{MPa}
$$
小于木材抗弯强度12MPa,符合要求。
四、支撑系统验算
支撑系统采用Φ48×3.5mm钢管,立杆间距1.2m×1.2m,步距1.5m。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计算立杆承载力:
$$
N = \frac{P \cdot A}{\eta}
$$
其中:
- $P$ 为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取4.5kN
- $A$ 为立杆截面积,约489mm²
- $\eta$ 为稳定系数,取0.85
$$
N = \frac{4.5 \times 10^3}{0.85} = 5294 \, \text{N}
$$
立杆允许承载力为40kN,远大于实际荷载,满足要求。
五、结论
通过对墩柱模板系统的全面计算与验算,确认所选模板体系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均能满足施工要求。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模板安装质量控制,确保模板拼接严密、支撑稳固,以保障墩柱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安全。
编制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2年07月01日
审核人:XXX
批准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