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的故事海娃巧送鸡毛信(6页)】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时候,村庄里的人们过着平静而紧张的生活,随时都可能被战火波及。而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中,住着一个叫海娃的孩子。他年纪不大,却聪明机灵,是村里人眼中的“小英雄”。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第一页:一封特殊的信
一天清晨,村里的八路军联络员匆匆来到海娃家,神情严肃地说:“海娃,有一封重要的信要送到根据地,只有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原来,这封信上写着“鸡毛信”,是一种特殊的传递方式,表示事情紧急,必须立刻送达。
海娃虽然年纪小,但知道这封信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父亲叮嘱他路上小心,不要被敌人发现。海娃把信藏在羊群里,准备出发。
第二页:路上的危险
海娃牵着羊,沿着山间小路前进。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观察四周,生怕遇到日本鬼子。可就在他快要接近目的地时,一群鬼子突然出现在山脚下。
海娃心里一紧,赶紧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他知道自己不能慌张,必须想办法脱身。他悄悄地把信塞进自己的衣服里,然后假装没事一样继续往前走。
鬼子看到他,大声喝问:“你是谁?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海娃装作害怕的样子,低声回答:“我是放羊的,我爹让我来这儿找点草料。”
鬼子没有多想,只是粗暴地推了他一下,便离开了。海娃松了一口气,继续前行。
第三页:智斗敌人
走了没多久,海娃又遇到了另一个危险——一个巡逻的伪军。这次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冷静地思考对策。
他想到自己带的羊,于是故意让几只羊跑出队伍,制造混乱。伪军见状,急忙去追羊,海娃趁机溜进了树林。
他一边跑一边回头望,确认没人追来后,才停下脚步喘口气。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信送到根据地。
第四页:终于到达
经过一番努力,海娃终于来到了根据地。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八路军驻地,把那封“鸡毛信”交给了指挥员。
指挥员接过信,仔细阅读后脸色大变,立刻组织部队行动。原来,这封信里透露了敌人的一个重要计划,如果晚一点送到,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八路军根据信中的情报,成功伏击了敌人,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第五页:海娃的荣誉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战士们纷纷夸赞海娃勇敢机智。他们为他颁发了奖状,并称他为“小小交通员”。村里的人都为他感到骄傲,孩子们也以他为榜样。
海娃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他依旧每天放羊、学习,默默地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页:传承精神
多年以后,海娃的故事被记录下来,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他的勇敢、智慧和忠诚,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与保卫之中。
“鸡毛信”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智慧的故事,更是一段红色记忆的见证。它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结语:
海娃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是孩子,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他的故事,像一颗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中,开出希望之花。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那份永不熄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