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简傲原文和翻译】在古代文人中,王绩以其独特的个性与才华著称。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不拘礼法、性格孤傲的士人。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本文将带您走进《王绩简傲》的原文与翻译,感受这位唐代诗人的精神风貌。
原文:
王绩者,字无功,绛州龙门人也。性简傲,不乐仕进。尝为太乐丞,因醉酒失职,遂弃官归田。好饮酒,常自酿酒,号曰“壶中日月”。每与亲友饮酒,必赋诗以记之。其诗多写田园风物,情致清幽,辞意淡远。
尝游于汾水之滨,见渔舟唱晚,遂作《野望》诗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此诗传诵一时,人皆称其才。
然其为人,不拘小节,常以酒为友,不事权贵。有司欲举荐之,辞而不应。或问其故,曰:“吾不愿为官,但愿为酒徒耳。”
翻译:
王绩,字无功,是绛州龙门人。他性格简朴而高傲,不喜欢追求仕途。曾经担任太乐丞一职,因为喝醉酒而失去职位,于是辞官回到乡间耕种。他喜欢喝酒,常常自己酿造酒,称之为“壶中日月”。每次与朋友一起饮酒时,他都会吟诗记录下来。他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意境清新,语言淡雅。
他曾游览汾水边,看到渔舟在夕阳下归来,便写下《野望》一诗:“傍晚时分站在东边高地远望,徘徊不定该依靠什么?每一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每一座山都映照着落日的光辉。牧童赶着牛群归来,猎人带着猎物回家。彼此相视却无相识之人,只能长声吟诵怀念采薇的人。”这首诗流传一时,人们都称赞他的才华。
然而,他为人不拘小节,常常以酒为伴,不巴结权贵。有官员想推荐他做官,他却拒绝了。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不愿意做官,只愿做一个饮酒的人罢了。”
结语:
王绩的一生,是洒脱不羁的一生。他不为名利所动,也不为世俗所困,始终保持着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他的诗作虽不多,却因其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简傲”不仅是性格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