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认识乘法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掌握乘号“×”的写法。
3. 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将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 难点: 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图片、课件
-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如:每只小兔有2只耳朵,3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耳朵?
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2 + 2 + 2 = 6
提问:“这样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加法,那就是——乘法。”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理解乘法意义:
教师展示图片,如:4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
提问:“你能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吗?”
学生列式:3 + 3 + 3 + 3 = 12
教师讲解:“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板书:3 × 4 = 12 或 4 × 3 = 12
说明:3是相同的加数,4是加数的个数,×是乘号。
(2)读写乘法算式:
教师示范读法:3 × 4 读作“3乘4”,4 × 3 读作“4乘3”。
学生模仿读写,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看图列式:
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写出加法算式和对应的乘法算式。
例如:5个气球,每个气球有2个泡泡,总共有多少个泡泡?
加法算式:2 + 2 + 2 + 2 + 2 = 10
乘法算式:2 × 5 = 10 或 5 × 2 = 10
(2)判断对错: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4 + 4 + 4 = 4 × 3 (√)
- 5 + 5 + 5 = 5 × 2 (×)
- 7 × 3 表示3个7相加 (√)
4. 拓展提升(5分钟)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子,如:一包糖有6颗,买3包一共有多少颗?
引导学生用乘法解决,并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知道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还知道了乘号的写法和读法。
作业:
1. 完成课本第15页的练习题。
2.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
认识乘法
3 + 3 + 3 + 3 = 12
↓
3 × 4 = 124 × 3 = 12
(读作:3乘4) (读作:4乘3)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练习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乘法算式,但个别学生对“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仍存在混淆,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