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义犬》阅读答案及原文】《义犬》是一篇典型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选入语文教材或阅读理解练习中。
原文:
有邻人亡羊,其子逐之,遇一犬,状类羊。其父曰:“此犬也,非羊也。”遂捕之。犬不吠,但俯首若有所思。其主怒曰:“汝何故逐吾犬?”邻人曰:“我见犬似羊,故逐之。”犬忽跃起,衔其衣而去。邻人惊曰:“此犬非羊,乃义犬也!”遂释之。
翻译:
有一位邻居丢失了羊,他的儿子去追赶。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狗,样子很像羊。他的父亲说:“这是狗,不是羊。”于是把狗抓住了。狗没有叫,只是低头好像在思考什么。它的主人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追赶我的狗?”邻居说:“我看见狗像羊,所以追它。”狗忽然跳起来,咬住邻居的衣服跑走了。邻居惊讶地说:“这狗不是羊,是讲义气的狗啊!”于是放了它。
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文中“义犬”指的是什么?
答:文中“义犬”指的是那只帮助主人找回羊、并表现出忠诚和智慧的狗。
2. “犬不吠,但俯首若有所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这只狗并没有攻击或反抗,而是显得很冷静,似乎在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情况。
3. “犬忽跃起,衔其衣而去”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这一情节表现了狗的机智和忠诚,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使邻居意识到自己误解了狗的本性。
4. 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通过一个误会与和解的过程,表达了对忠诚、善良和理解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以貌取人。
总结:
《义犬》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示了狗的忠诚与智慧,也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尊重生命、善待他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