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青蓝工程及rdquo及师徒结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青蓝工程”的实施,搭建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之间的学习平台,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成长”的目标。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二、组织机构
成立“青蓝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配合落实。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师徒结对的选拔、培训、考核及总结等工作。
三、师徒结对原则
1. 自愿报名与学校安排相结合;
2. 业务对口、专业相近、兴趣相投;
3. 师傅应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心;
4. 徒弟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进取精神。
四、师徒职责
(一)师傅职责:
1. 制定个人指导计划,明确培养目标;
2. 指导徒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日常教学工作;
3. 定期听课评课,提出改进建议;
4. 关心徒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5. 每学期末对徒弟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交书面总结。
(二)徒弟职责:
1. 主动向师傅请教,虚心接受指导;
2. 认真完成师傅布置的各项任务;
3. 每学期至少听师傅课10节以上,并做好听课记录;
4. 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5. 每学期末提交一份学习总结,汇报成长情况。
五、实施步骤
1. 宣传动员阶段:召开专题会议,宣传“青蓝工程”意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2. 结对申报阶段:教师自愿报名或由学校推荐,确定师徒关系。
3. 签订协议阶段:师徒双方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职责与目标。
4. 实施推进阶段:按照计划开展教学指导、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活动。
5. 考核评估阶段:每学期末对师徒结对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评选优秀师徒。
六、保障措施
1. 学校为师徒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培训机会;
2. 将“青蓝工程”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3. 对表现突出的师徒给予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4. 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解决问题。
七、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结语:
“青蓝工程”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传承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师徒结对,激发教师的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