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春》导学案含答案精编

2025-08-05 17:47:10

问题描述:

《春》导学案含答案精编,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5 17:47:10

《春》导学案含答案精编】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感受其散文语言的优美与情感的真挚。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本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模仿运用。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掌握描写春天的多种手法。

- 难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感悟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

三、基础知识梳理:

1.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作品以清新细腻、感情真挚著称,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2. 写作背景:

《春》写于1933年,是朱自清早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四、课文内容分析:

1. 文章结构:

- 开头:总起,点明春天的到来。

- 中间部分:分段描写春天的景物,包括山、水、阳光、风、草、花、鸟、蜜蜂、牧童等。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2. 主要描写对象及修辞手法:

| 描写对象 | 修辞手法 | 作用 |

|----------|----------|------|

| 山、水、阳光 | 拟人 | 赋予自然景物生命感 |

| 风 | 比喻 | 形象生动地表现春风的轻柔 |

| 草、花、鸟 | 排比 | 增强语势,突出春天的生机 |

| 牧童、风筝 | 细节描写 | 增添生活气息,体现春天的活力 |

五、问题探究:

1. 作者为什么选择从“春天”入手来描写大自然?

-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作者借此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文中多次提到“春天来了”,这句重复的话有什么作用?

- 强调春天的到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

3. 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春天的生机的?

-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用“偷偷”一词表现出小草生长的悄然与顽强;“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用“争先恐后”表现出花朵的热烈与生命力。

六、拓展延伸:

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 试着模仿《春》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描写夏天的文字。

七、巩固练习:

1. 词语积累:

- 呼朋引伴

- 精神抖擞

- 花枝招展

- 欣欣向荣

2. 句子仿写:

- 原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 仿写:______像______,从头到脚都是______。

3. 阅读理解题:

- 作者为什么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答案:因为春天充满活力与美丽,就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给人带来欢笑和希望。

八、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第3—5段,体会语言的优美。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春天》,要求不少于200字,并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九、参考答案:

1. 词语解释略。

2. 句子仿写示例:夏天像一位热情奔放的青年,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3. 阅读理解题答案:因为春天充满活力与美丽,就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给人带来欢笑和希望。

十、教师寄语:

春天是美好的,它不仅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和明媚的风景,也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愿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心灵如春天般焕发生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