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三回花果山(-作文)】《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机智勇敢、桀骜不驯,却又重情重义。在众多故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三次回到花果山的经历。这三次归来,不仅展现了他性格的变化,也体现了他对故土的牵挂与对责任的担当。
第一次回到花果山,是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那时的孙悟空,已经从一个桀骜不驯的石猴,变成了一个历经磨难、心灰意冷的“囚徒”。他被如来佛祖镇压,心中满是不甘与委屈。直到唐僧救他出山,他才重新获得自由。然而,当他再次踏上花果山的土地时,看到的是曾经的家园已被妖魔占据,猴子们也已四散逃离。那一刻,他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与失落。他怒斥妖魔,挥棒打斗,最终夺回了花果山。这次归来,是他重获自由后的第一战,也是他找回自我的开始。
第二次回到花果山,是在取经路上遇到困难时。那时的孙悟空,虽然已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但他心中仍有一份对故乡的牵挂。有一次,他因师徒之间产生误会,一时冲动离开队伍,独自回到花果山。他想看看那里的猴子们是否安好,也想暂时逃避责任。然而,当他站在花果山上,看着熟悉的山水,听着猴子们的叫声,他忽然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为自己而战的齐天大圣,而是肩负着保护师父、完成使命的取经人。于是,他毅然返回,继续踏上取经之路。
第三次回到花果山,是在他即将成佛之时。此时的孙悟空,已经不再是那个狂傲的美猴王,而是一个历经磨难、修得正果的斗战胜佛。他回到了花果山,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告别。他看着曾经的家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里,去往更高的境界。但花果山,永远是他心灵的归宿。他把花果山交给了猴子们,让他们继续守护这片土地。这一次的归来,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三次回花果山,三次不同的心境。从最初的愤怒与不甘,到后来的责任与担当,再到最后的释然与告别,孙悟空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他的每一次归来,都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花果山,不仅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灵魂的寄托。
读完《西游记》,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对过去的反思,也离不开对未来的坚定。正如孙悟空一样,无论走得多远,心中总要有属于自己的“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