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小摄影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为一位作家拍照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情节生动,通过小摄影师的坚持和作家的关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温暖。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情感,体会人物品质,并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小摄影师的执着与善良,体会作家的慈爱与宽容。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 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性格,感悟文章主题。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作者信息,思考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一张“摄影师”照片,提问:“你们见过摄影师吗?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2. 引出课题《小摄影师》,并简单介绍课文背景。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圈画不理解的地方。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并组词。
3. 分段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如语气、停顿等。
(三)精读理解(20分钟)
1. 整体梳理
-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
-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小摄影师想给作家拍照,但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成功,最后作家帮助了他。
2. 细节分析
- 小摄影师的坚持:
- 从“他请求再试一次”、“他跑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纸盒子”等句子,体会他的执着。
- 作家的态度:
- “他没有拒绝,而是微笑着答应了。”这句话体现了作家的善良与理解。
- 结尾的温暖:
- 小摄影师虽然没有拍到照片,但他得到了作家的鼓励,感到非常高兴。
3. 角色扮演
- 分组表演课文中的对话,让学生更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生活
- 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像小摄影师这样坚持做一件事的经历?你是怎么做的?”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培养表达能力。
2. 情感升华
-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别人的请求?
- 引导学生明白:真诚、善良、耐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2. 教师总结: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写人物,还懂得了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3.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自己或身边人坚持做某事的小故事。
- 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六、板书设计
```
小摄影师
|
坚持→善良→温暖
|
人物情感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人物情感,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