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人月圆山中书事阅读答案附赏析】《人月圆·山中书事》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可久的作品,全曲以清丽典雅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这首作品在元曲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常被选入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教材。
一、原文再现
> 人月圆·山中书事
> 张可久
> 春来春去,花落花开,老却英雄。
> 东风不管,莺啼燕语,吹作尘埃。
> 江南岸,烟雨细,柳丝长。
> 一壶酒,一竿钓,一溪云。
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本曲的主题是什么?
答: 本曲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山中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2. “老却英雄”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自身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感慨,带有淡淡的哀愁。
3. 曲中“一壶酒,一竿钓,一溪云”三句有何意象?
答: 这三句描绘了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
4. 请简要分析“东风不管,莺啼燕语,吹作尘埃”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 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拟人化,表现出自然无情、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哲理,增强了全曲的悲凉氛围。
三、作品赏析
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审美情趣。全曲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情感层层递进。
开头“春来春去,花落花开”,看似写景,实则暗含时光流转、世事无常之意。接着“老却英雄”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而“东风不管,莺啼燕语,吹作尘埃”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惋惜。
后半部分转向山中生活的描写,“江南岸,烟雨细,柳丝长”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一壶酒,一竿钓,一溪云”则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整首曲子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四、结语
《人月圆·山中书事》是一首典型的元代散曲作品,既体现了张可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诚表达,该作品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