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_苏洵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心术》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虽短,但立意深远,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全文围绕“心术”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了一个人在面对人生、权势、成败时应有的心态与修养,强调了内心的正直、坚定与智慧的重要性。
一、原文
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夫惟义可以怒,义不可以怒;惟知可以喜,知不可以喜。怒可复也,喜不可复也。是故慎其所发。
善将者,其操心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未战而庙算胜,得地而人不怨,得城而民不惧,此所以能胜也。
二、赏析
苏洵在《心术》中以军事家的眼光,提出了“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将领首先要有稳定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即使在危急关头,也能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心术”的修炼,是成功的关键。
文章通过对比“怒”与“喜”,指出“怒”虽然可以被控制,但“喜”一旦产生,便难以挽回。因此,领导者应谨慎对待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失去理智。
苏洵还强调了“庙算胜”的重要性,即在战争开始之前,就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只有在事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立于不败之地。
三、翻译
心术(译文)
作为将领,首先要修养内心。即使泰山突然崩塌在面前,脸色也不变;即使麋鹿突然出现在左边,眼睛也不眨。这样的人,才能掌控利害关系,才能应对敌人。
只有正义可以激发愤怒,但不能因为愤怒而动怒;只有智慧可以带来喜悦,但不能因为喜悦而轻浮。愤怒可以再次平复,但喜悦却无法再回来。因此,要慎重对待每一次情绪的表达。
善于带兵的人,他们的心理状态就像站在深潭边一样谨慎,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在战争尚未开始时,就已经谋划好胜利的策略;得到土地时,百姓不会抱怨;攻下城池时,民众也不会害怕。这就是他们能够获胜的原因。
四、总结
《心术》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苏洵通过对“心术”的探讨,揭示了为人处世、治国用兵的重要原则:内心的修养、情绪的控制、战略的谋划,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这篇文章不仅对古代将领具有指导意义,对现代人而言,也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与机遇时,应当保持冷静、理性与远见,方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立身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