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第9课《竹节人》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2025-08-09 23:17:39

问题描述:

第9课《竹节人》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23:17:39

第9课《竹节人》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竹节人》是一篇富有童趣与想象力的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用竹节制作“竹节人”的经历。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现了孩子们对玩具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无限好奇。本文不仅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温情与趣味的阅读材料。

在课内阅读中,学生需要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以及写作手法。例如,作者通过对“竹节人”制作过程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自己对这项手工活动的喜爱;通过对与同学之间“比赛”的描写,表现出孩子们之间的纯真友谊和竞争意识。此外,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比如,是否也曾经亲手制作过某种小玩具?当时的心情如何?有没有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的乐趣?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课外阅读方面,可以推荐一些类似主题的文章或书籍,如《城南旧事》《童年》等,这些作品同样描绘了儿童的生活片段,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拓宽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在专项训练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字词积累:重点掌握“竹节人”“傀儡”“较量”“威风”等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2. 句子理解:分析文中关键句,如“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 段落分析:梳理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感情的。

4. 写作拓展:鼓励学生模仿课文风格,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回忆的小作文,增强表达能力。

总之,《竹节人》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课文,更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阅读的好素材。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成长,在思考中进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