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步骤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个位对齐”、“逐位相乘”和“结果相加”的计算顺序。
- 难点:理解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逻辑,尤其是对“个位”与“十位”位置的正确对应。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练习本、黑板、粉笔
-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生活场景图:“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每班需要准备24瓶矿泉水,共有3个班级,一共需要多少瓶?”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笔算乘法’。”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24×3的竖式写法:
```
24
×3
-----
72
```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 “24”中的“4”和“3”分别代表什么?
- 为什么要把“3”写在个位上?
- 计算时是先算哪一步?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强调“从个位开始乘”,“乘得的结果要对齐相应的数位”。
3. 动手操作(10分钟)
学生使用小棒或点子图进行实际操作,将24分成2个十和4个一,再乘以3。
通过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理解“20×3=60”和“4×3=12”,最后合并得到72。
4. 巩固练习(15分钟)
设计分层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 基础题:12×4、23×2、31×3
- 提高题:45×2、13×5、22×4
- 拓展题:看图列式计算(如:每排有15个苹果,有3排,一共有多少个?)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检查、互评作业。
5.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笔算乘法的步骤是什么?
- 为什么要从个位开始乘?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
教师总结:笔算乘法是数学计算的重要工具,掌握好它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45页的练习题。
2. 自编一道乘法题,并用竖式写出计算过程。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亮点或不足?
- 下一节课应如何调整教学策略?
备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适用于日常课堂教学及备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