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知识点+图文讲解

2025-08-10 20:09:41

问题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知识点+图文讲解,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20:09:4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知识点+图文讲解】《童年的水墨画》是人教版(现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张继楼。这篇课文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画面,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诗意,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

一、课文内容概述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的合集,由三首小诗组成,分别是:

1. 《溪边》:描写一个孩子在溪边钓鱼的情景,表现了孩子的专注与童趣。

2. 《江上》:描绘孩子们在江边玩耍、打水漂的画面,充满活力与欢乐。

3. 《林中》:写孩子们在树林中嬉戏,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童年的自由。

整首诗以“水墨画”为意象,将童年的点滴生活比作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赞美。

二、生字词积累

| 生字 | 拼音 | 词语 | 解释 |

|------|------|------|------|

| 垂 | chuí | 垂钓 | 把鱼竿往下放,使鱼钩沉入水中 |

| 钓 | diào | 钓鱼 | 用钓竿捕捉鱼 |

| 稚 | zhì | 稚气 | 年幼、天真 |

| 跳 | tiào | 跳跃 | 用力向上或向前移动 |

| 漂 | piāo | 打水漂 | 用石头等物向水面投掷,使其在水面跳跃 |

| 童 | tóng | 童年 | 儿童时期 |

| 水墨 | shuǐ mò | 水墨画 | 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和墨绘制 |

三、重点句子分析

1. “垂柳把溪水染成绿色。”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垂柳”比作画家,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溪边的美景。

2.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这句话也采用了拟人手法,将“人影”与“溪水”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孩子在溪边的活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头。”

这句话用拟人的方式,描绘了阳光慢慢照耀到孩子身上的过程,充满了童趣和温暖的感觉。

四、课文主题思想

《童年的水墨画》通过对三个不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快乐生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热爱,同时也启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受自然之美。

五、写作特点

- 语言简洁生动:诗句短小精炼,富有节奏感,易于朗读和记忆。

- 意象丰富:通过“垂柳”“溪水”“阳光”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 情感真挚:通过对童年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纯真美好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 绘画联想: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画出自己心中的“童年的水墨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2. 仿写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写一首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诗。

3. 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七、图文讲解(建议配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配合以下图片进行讲解:

1. 溪边钓鱼图:展示一个孩子在溪边认真钓鱼的场景,突出“垂柳”“溪水”等元素。

2. 江边打水漂图:表现孩子们在江边玩耍、打水漂的欢乐场面。

3. 林中游戏图:描绘孩子们在树林中奔跑、嬉戏的场景,展现童年的自由与快乐。

八、教学建议

- 朗读指导:教师可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营造诗意的学习氛围。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童年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结语:

《童年的水墨画》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诗歌,更是一段关于成长与回忆的美丽篇章。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去感受这篇课文,让童年的记忆在心中留下最美的印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