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水龙吟及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水龙吟及过南剑...)】登临古阁,凭栏远望,江流浩荡。双溪交汇,石壁如削,风声飒飒。烟波万里,孤舟一叶,心随云去。念当年铁马金戈,多少英雄豪杰,尽付东流。
回首故国,山河破碎,烽火连天。中原未复,壮志难酬,空余感慨。欲借长剑,斩断愁思,却道无由。唯有凭栏长啸,对苍茫天地,洒一腔热血。
这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虽非其最著名的作品,却也蕴含深沉的历史情怀与个人抱负。词中描绘了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双溪楼的雄伟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壮志难伸的愤懑。
“水龙吟”本为词牌名,其音调高昂激越,适合表达慷慨悲壮之情。辛弃疾以这一词牌,写下了他对时局的忧思、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苦闷。
“双溪楼”位于南剑州境内,因两溪交汇而得名,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辛弃疾在此登高望远,触景生情,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看到的是滔滔江水,想到的却是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现实。
词中“铁马金戈”、“中原未复”等句,直指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局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报国无门的愤懑。而“欲借长剑,斩断愁思”则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即便身处困境,也不甘沉沦。
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深情寄托。它不仅是辛弃疾词风的体现,也是南宋时期士大夫精神风貌的缩影。
如今再读此词,仍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悲壮与豪情。双溪楼依旧矗立,江水依旧奔流,而词中的情感,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