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如梦令(middot及常记溪亭日暮)

2025-08-11 00:07:23

问题描述:

如梦令(middot及常记溪亭日暮),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0:07:23

如梦令(middot及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作者在一次春日傍晚出游时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情趣的留恋。

“常记溪亭日暮”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仿佛一个回忆的序章。那时的她,或许正与友人一同泛舟湖上,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水面,映得四周一片金黄。这样的景象,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归家的路。

“沉醉不知归路”,不仅是字面上的醉酒,更是心灵上的沉溺。那一刻,她可能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记了回家的路线。这种“沉醉”,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体验,也是一种内心的自由与放纵。

“兴尽晚回舟”,当游玩结束,天色已晚,她才想起该返回。然而,因贪恋景色,她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原本的路径,误入了荷叶丛生的深处。这里,“藕花深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景物描写,更象征着一种迷离、朦胧的境界,让人感到既神秘又美丽。

“争渡,争渡”,她奋力划桨,试图找到回去的路。这句重复的“争渡”,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急切与努力,也带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最后,“惊起一滩鸥鹭”,随着她的船只划过水面,惊动了栖息在岸边的白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湖面。这一画面,不仅增添了动态美感,也让整首词在结尾处显得格外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首词虽只有短短三十三字,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结构,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美感的画面。它不仅展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她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这种情感与意境,正是这首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