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翻译】《左忠毅公逸事》是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著的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明末著名官员左光斗(谥号“忠毅”)的生平事迹与高尚品德。这篇文章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简练,体现了作者对左光斗的敬仰之情。
以下是对《左忠毅公逸事》的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左忠毅公逸事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少时贫贱,尝寄食于僧寺。一日,大雪,独行至山中,见一老僧坐禅,问其年,曰:“五十。”又问:“何以能至此?”曰:“吾无他术,惟心不为外物所动耳。”
公后为御史,尝巡按江南,遇一士人,状貌甚伟,然衣敝履破。公异之,召入署,与语,知其为名士,遂荐之。士人感其恩,后官至卿贰。
公性刚直,不阿权贵。尝有宦官欲求其私,公拒之,宦官怒,构陷于狱。公不屈,卒得释。后人称其忠烈。
翻译:
《左忠毅公的轶事》
我的父亲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的前辈左忠毅公,年轻的时候生活贫困,曾寄居在寺庙中。有一天,下着大雪,他独自走在山中,看到一位老和尚正在打坐。他询问老和尚的年龄,老和尚说:“五十岁。”他又问:“你是怎么做到这个地步的?”老和尚回答:“我没有其他办法,只是心中不被外物所动摇罢了。”
后来左公担任了御史,曾经巡视江南地区,遇到一位士人,身材魁梧,但衣衫褴褛、鞋子破旧。左公觉得此人不同寻常,便将他请进衙门,与他交谈,得知他是位有名气的士人,于是向朝廷推荐了他。这位士人感激他的恩情,后来官至高位。
左公性格刚正不阿,不迎合权贵。有一次,有宦官想要通过私下关系得到好处,左公拒绝了他,宦官因此愤怒,诬陷他入狱。左公始终没有屈服,最终得以释放。后人称赞他的忠诚和刚烈。
结语:
《左忠毅公逸事》不仅记录了左光斗一生中的几件重要事迹,更展现了他正直、坚韧、重义的性格特征。文章虽短,却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敬意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