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读后】《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后学的一篇赠序,全文以自身求学经历为引,讲述自己在艰苦环境中勤奋苦读、终有所成的故事。这篇文章虽是写给年轻人的劝勉之作,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读来令人动容。
文章开篇便提到“余幼时即嗜学”,寥寥数语,道出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正是这种对学问的执着,使得他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情况下,依然“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不畏艰难,坚持学习。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如今物质条件优越,信息获取便捷,但真正愿意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我们常常被浮躁的情绪所困扰,沉迷于短暂的娱乐,而忽视了知识的力量。
宋濂在求学过程中,不仅面临物质上的匮乏,更经历了身体上的劳累。“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他没有因为路途遥远而退缩,也没有因为寒冷酷暑而放弃。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最终“卒获有所闻”。这让我想到,人生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积累与坚持。
文中还提到“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在物质条件不如他人的情况下,作者并没有因此感到自卑或嫉妒,而是坦然面对,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这种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心态,是现代人难得的一种修养。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求外在的光鲜与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内心的成长与精神的充实。
读完《送东阳马生序》,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不在于环境的好坏,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努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心中有志,脚下有路,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我也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学习机会,明白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这篇散文虽是古代文人的劝学之言,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在求学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