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201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地理试卷】引发关注。201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地理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综合能力的运用。试题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新课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试卷结构清晰,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该试卷的总结与答案整理:
一、试卷总体情况
项目 | 内容 |
考试时间 | 2018年6月7日 |
试卷类型 | 全国卷1(文科综合) |
地理部分 | 总分100分,共35题(选择题11题+非选择题4题) |
难度评价 | 中等偏易,注重基础与应用结合 |
二、题目分布与考点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共11题)
题号 | 考点 | 知识点 | 难度 | 分值 |
1-2 | 地形与气候 |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 易 | 4分 |
3-4 | 水文与河流 | 河流水文特征 | 中 | 8分 |
5-6 | 城市与交通 | 城市功能区布局 | 中 | 8分 |
7-8 | 工业与农业 | 农业区位因素 | 中 | 8分 |
9-10 | 自然灾害 | 地质灾害成因 | 中 | 8分 |
11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难 | 4分 |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题)
题号 | 考点 | 知识点 | 难度 | 分值 |
36 | 自然地理 | 地貌形成过程 | 中 | 22分 |
37 | 人文地理 |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 中 | 24分 |
38 | 区域地理 | 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 | 难 | 14分 |
39 | 综合应用 | 区域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 | 难 | 10分 |
三、典型题目解析
例题:
第36题:
“某地地貌以丘陵为主,地表多为红壤,植被覆盖较好。请分析该地区地貌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中的地貌形成因素,涉及气候、岩石性质、植被等因素。答题时应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风化作用强、土壤发育良好等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该地区地貌以丘陵为主,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地表红壤发育,说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促进了岩石的化学风化;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侵蚀,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丘陵地貌。
四、备考建议
1. 夯实基础:加强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地形、气候、农业区位、工业布局等。
2. 提升读图能力:地理试卷中图表较多,需熟练掌握地图判读、统计图表分析等技能。
3. 关注热点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等,这些内容在近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4. 加强综合题训练:非选择题往往需要综合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要注重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201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地理试卷延续了以往的命题风格,强调基础与应用的结合,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通过对该试卷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和考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