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引发关注。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I卷)语文科目的试卷在保持传统题型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整体难度适中,部分题目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以下是对该套试题的总结与答案解析。
一、试卷结构概述
2020年全国I卷语文试卷由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四个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各部分题型分布如下:
题型 | 分值 | 题目数量 | 备注 |
语言文字运用 | 20分 | 4题 | 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
古代诗文阅读 | 34分 | 4题 | 文言文、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
现代文阅读 | 30分 | 3题 | 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 |
写作 | 60分 | 1题 | 命题作文 |
二、试题内容与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语病、标点、修辞等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题目示例: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由于努力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B. 我们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而且非常有趣。
D. 他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
答案:C
解析: A项“由于”与“了”搭配不当;B项“防止不发生”双重否定,逻辑混乱;D项“不仅……还……”应前后一致,但此处无问题,不过C项语义通顺,更符合规范。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本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默写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题:
原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文意的理解能力。
题目示例: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 项王怒,欲斩亚父。——“斩”
②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乃”
答案:
① 斩:杀
② 乃:于是,就
古诗鉴赏题:
考查杜甫《春望》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题目示例:
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表达了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忧愤与哀痛之情。
名句默写(6分):
填写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 天生我材必有用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本部分包含三篇阅读材料,分别涉及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文章主题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的理解。
题目示例:
文章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案: 影响包括就业结构、伦理道德、教育模式等方面。
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选取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新闻报道,考查信息提取与归纳能力。
题目示例:
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当前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答案: 主要挑战包括传承人断层、文化认同感减弱、现代化冲击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选取一篇短篇小说,考查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题目示例: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案: 主人公是一个坚韧、有责任感、面对困境不屈服的人,通过他的行为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四)写作(60分)
题目: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自己。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请以“看见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 可从个人成长、社会认知、他人评价等方面展开
- 鼓励结合自身经历或历史人物事例
- 强调自我反思与外部视角的重要性
三、总结
2020年全国I卷语文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强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积累,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水平,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关注。
部分 | 分数 | 考查重点 | 备注 |
语言文字运用 | 20分 | 词语、语病、标点、修辞 | 注重基础应用 |
古代诗文阅读 | 34分 | 文言文、古诗、名句 | 强调积累与理解 |
现代文阅读 | 30分 | 论述、实用、文学类文本 |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
写作 | 60分 | 命题作文 | 鼓励思辨与表达 |
如需进一步详细解析某道题目,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