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默默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2025-08-26 16:03:45

问题描述:

默默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6 16:03:45

默默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默默”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表示“不说话、不出声”或“安静地、无声地”。但在文言文中,“默默”的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具体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本文将对“默默”在文言文中的常见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不同用法及例句。

一、

在文言文中,“默默”并非一个固定词组,而是由“默”和“默”两个字重复构成的叠词形式。其基本含义是“沉默、不言”,但根据语境的不同,也可以表达“静默、无言、独自、悄悄”等意思。

1. 表示“沉默、不说话”:这是“默默”最常见的用法,常用于描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态度或行为。

2. 表示“静默、无声”:有时也用来形容环境或气氛的安静。

3. 表示“独自、悄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引申为“独自一人地、悄无声息地”。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很少使用“默默”这样的双字词,更多是单独使用“默”字,如“默然”、“默而识之”等。因此,“默默”在文言文中较为少见,多见于后世文学作品或白话文影响下的文言文写作中。

二、表格展示

用法 含义 例句 出处/说明
沉默、不说话 表示人物不发声、不言语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离骚》 屈原《离骚》中虽未直接出现“默默”,但“默”字频繁出现,体现沉思与沉默之意。
静默、无声 形容环境或情绪的安静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晋书·谢玄传》 虽未直接用“默默”,但“风声”可理解为一种无声的紧张氛围。
独自、悄悄 表示一个人默默地做某事 “默默无闻” ——《汉书·王褒传》 虽为后世用法,但“默默”作为副词使用已可见于文言文献。

三、结语

总体来看,“默默”在文言文中的使用并不频繁,且多为后世文学语言的影响。其核心意义仍围绕“沉默、不言”展开,但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细微差异。学习文言文时,应注重整体语境的理解,避免孤立解读词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默”字在文言文中的其他用法,可参考相关典籍或注释书籍,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以上就是【默默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