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全诗】《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属于《沁园春·雪》之后的又一力作。这首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昆仑山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意。以下是对该作品的总结与分析。
一、
《念奴娇·昆仑》全文如下:
> 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词以“昆仑”为题,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昆仑山的雄伟气势。作者将山比作“玉龙”,赋予其灵动的生命感;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常见的豪迈风格。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横空出世 | 形容昆仑山高耸入云,气势非凡 | 突出昆仑的雄伟 |
莽昆仑 | 广袤无边的昆仑山 | 强调其辽阔与神秘 |
飞起玉龙 | 将山比作腾飞的巨龙 | 增添诗意与动感 |
搅得周天寒彻 | 描写山势之高,寒气逼人 | 表现自然的威力 |
咬住青山 | 形容松柏扎根岩石 | 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松树生长在岩石缝隙中 | 表达顽强生命力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经历无数磨难依然坚强 | 表达坚定意志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不惧任何方向的风 | 表现不屈精神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通过“玉龙”、“青山”等意象,营造出壮丽的自然画面。
2. 象征手法:用自然景物象征人的品格与精神,如“咬住青山”象征坚韧。
3. 语言凝练:句式简短有力,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4. 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四、结语
《念奴娇·昆仑》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革命情怀的作品。它展现了毛泽东诗词中常见的豪放风格与深邃思想,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
以上就是【念奴娇昆仑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