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断句】《陈元方候袁公》是出自《世说新语·政事》中的一则小故事,讲述了年幼的陈元方(陈纪)在拜访袁公时,面对对方的提问,机智应对、言辞得体的故事。此篇短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原文与断句
原文: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太丘,父不在,乃入门。父友人问曰:“尊君在不?”答曰:“在。”曰:“今欲往,可共去否?”答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因止。
断句如下: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太丘,父不在,乃入门。父友人问曰:“尊君在不?”答曰:“在。”曰:“今欲往,可共去否?”答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因止。
二、
这篇文章通过陈元方的言行,展现了他年少聪慧、知书达理的特点。他在面对长辈的询问时,不仅礼貌回应,还指出对方的失礼之处,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信”与“礼”的重视。
三、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世说新语·政事》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主人公 | 陈元方(陈纪) |
年龄 | 十一岁 |
故事背景 | 陈元方拜访父亲的朋友袁公(太丘) |
关键事件 | 面对友人邀请,陈元方指出对方失信、失礼 |
核心思想 | 强调“信”与“礼”的重要性,赞扬少年才智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
教育意义 | 培养诚信意识、礼貌待人、逻辑思维 |
四、结语
《陈元方候袁公》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也传达了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修养的重视。通过学习此文,我们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汲取做人处世的道理。
以上就是【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断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