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出处和意思】“东山再起”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遭遇挫折后重新崛起、恢复昔日的辉煌。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一、出处
“东山再起”最早出自《晋书·王坦之传》:“温(桓温)曰:‘吾奉诏讨逆,而今复见此,岂非天命?’……遂与谢安共登东山。”
不过,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与东晋名士谢安有关。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安曾隐居于会稽东山,后来出山做官,并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显著成就。因此,“东山再起”逐渐成为形容人失势后重新崛起的典故。
二、意思
“东山再起”字面意思是“从东山再次兴起”,引申为:
- 人在失败或退隐后重新崛起
- 经历低谷后再度成功
- 有志之士在沉寂之后重获机会
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人的坚韧、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东山再起 |
出处 | 《晋书·王坦之传》、《世说新语》等文献中提及 |
原意 | 指谢安隐居东山后重新出仕并建功立业 |
引申义 | 失败或退隐后重新崛起、再度成功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褒义,形容个人或组织在低谷后重新振兴 |
适用对象 | 人、企业、组织等 |
文化内涵 | 强调坚持、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
四、结语
“东山再起”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在于是否能在困境中保持信心,在低谷中积蓄力量,最终迎来新的转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以上就是【东山再起的出处和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