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象征远大志向、自由飞翔的神鸟,常被用来比喻有抱负、有才华之人。从先秦到明清,历代文人墨客在诗词文章中频繁提及“鹏”,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对“鹏”相关文学形象、诗词名句及成语典故的整理总结。
一、文学形象
“鹏”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为鸟,其名为鹏。”这里的“鹏”是神话中的巨鸟,象征着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后世文人多以此寄托理想、表达胸怀。
文学作品 | 作者 | 鹏的形象描述 |
《庄子·逍遥游》 | 庄子 | 巨鸟,翼若垂天之云,扶摇直上九万里 |
《离骚》 | 屈原 | 虽未直接提到“鹏”,但有“乘骐骥以驰骋”的意象,象征高飞远志 |
《滕王阁序》 | 王勃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未提鹏,但有类似高飞意境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鹏之志向 |
二、诗词名句
“鹏”作为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表达豪情壮志、远大理想或对自由的向往。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 《临江仙·送钱穆父》 | 苏轼 | 表达朋友远行,愿其如鹏展翅,前程似锦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 《古风·其十九》 | 李白 | 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 | 以鹏喻志,渴望摆脱现实束缚,追求理想世界 |
“鹏程万里” | 《庄子·逍遥游》 | 庄子 | 后世常用作祝福语,寓意前途光明 |
三、成语典故
“鹏”在汉语中衍生出多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志向远大、才能出众或事业有成。
成语 | 出处 | 含义 |
鹏程万里 | 《庄子·逍遥游》 | 比喻前程远大,未来可期 |
鹏鸟击水 | 《庄子·逍遥游》 | 形容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
鹏抟九天 | 《庄子·逍遥游》 | 比喻志向高远,志在四方 |
鹏游大海 | 《庄子·逍遥游》 | 比喻胸怀广阔,志向宏大 |
四、总结
“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承载着人们对理想、自由和远大志向的追求。无论是庄子笔下的神鸟,还是李白、苏轼等诗人笔下的意象,“鹏”都成为文人表达心志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出现在诗词歌赋中,还演变为成语典故,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与文学创作中。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看到“鹏”在文学史上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神秘生物,更是中华文化中精神力量的象征。
以上就是【搜集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