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申报时工资薪金总额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在企业进行工会经费申报时,关于“工资薪金总额”的计算方式,常常存在疑问:是否按照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来计算?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工会经费的缴纳金额,因此需要明确相关政策规定。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以及相关税收政策,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一般以“工资薪金总额”为准。而这里的“工资薪金总额”,通常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但不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代扣代缴项目。
因此,从实际操作和政策导向来看,工会经费申报时的工资薪金总额应以应发工资为准,而非实发工资。
一、应发工资与实发工资的区别
项目 | 应发工资 | 实发工资 |
定义 | 职工应获得的全部劳动报酬 | 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后的实际收入 |
包含内容 | 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 应发工资减去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 |
用途 | 工会经费、福利费等计提依据 | 职工实际领取的金额 |
政策依据 | 《工会法》及相关财务制度 | 个税及社保政策 |
二、为什么工会经费按应发工资计算?
1. 政策明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相关规定,工会经费的计提基础为“工资薪金总额”,即应发工资,而非实发工资。
2. 公平性考虑
若按实发工资计算,可能会因个税或社保减免导致不同员工之间工会经费差异过大,影响公平性。
3. 便于核算
企业通常在发放工资前已确定应发工资总额,便于统一核算和申报,避免因个税调整带来的频繁变动。
三、实际操作建议
- 财务部门应确保工资表中明确列示应发工资总额,并作为工会经费申报的依据。
- 定期核对税务数据与工资数据,确保应发工资与实发工资之间的差异清晰可查。
- 保留原始工资发放记录,以备审计或检查时提供依据。
四、总结
在工会经费申报过程中,工资薪金总额应以应发工资为准,而非实发工资。这是基于政策规定和实际操作的合理选择,有助于企业规范财务管理,确保工会经费的准确计提与申报。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细节,建议咨询当地工会或税务部门,获取最新指导信息。
以上就是【工会经费申报时工资薪金总额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