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资料背景典故都有哪些】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杰”,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但诗歌成就极高,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以下是对王昌龄的资料、背景及典故的总结。
一、王昌龄的资料背景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王昌龄 |
字 | 少伯 |
出生年份 | 约698年 |
去世年份 | 756年 |
籍贯 | 江宁(今江苏南京) |
所处时代 | 盛唐时期 |
主要身份 | 诗人、官员 |
代表作品 |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长信秋词》等 |
风格特点 | 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文学地位 | “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
二、王昌龄的背景故事
1. 出身与早年经历
王昌龄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他早年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科举入仕
王昌龄在开元十五年(727年)中进士,步入仕途。他曾在秘书省任校书郎,后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最终官至汜水尉。
3. 仕途坎坷
他在仕途上多次被贬,尤其是因“不护细行”而受到贬斥,这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也影响了他的诗歌风格。
4. 晚年遭遇
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被叛军所害,死于途中,终年58岁。
三、王昌龄的诗歌典故
典故/诗句 | 出处 | 含义/意义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出塞》 | 表现边塞战争的艰苦与历史的沧桑感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芙蓉楼送辛渐》 | 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与对友情的珍视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闺怨》 | 描写女子思夫之情,语言细腻感人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从军行》 | 展现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塞下曲》 | 描绘边疆将士的英勇气概 |
四、王昌龄的历史评价
王昌龄的诗歌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女性心理。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人对他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唐代七言绝句的集大成者。
总结
王昌龄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人生经历也极具传奇色彩。他的一生虽多舛,但其诗歌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资料、背景及典故的梳理,我们更能理解这位“诗家夫子”的精神世界与艺术追求。
以上就是【王昌龄的资料背景典故都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