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用来形容南京(古称建业、金陵)的地形特点,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象征。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
字面意思 | 虎蹲着,龙盘着,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 |
引申义 | 形容地势险要、山河壮丽或气势恢宏的景象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自然地理、历史名城或英雄气概 |
二、出处与典故
“虎踞龙盘”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中,原文为:
> “亮乃言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虽然这句话没有直接提到“虎踞龙盘”,但后来人们常用这一成语来形容南京的地形。南京地处长江之滨,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因此被赋予了“虎踞龙盘”的美称。
三、引申含义与使用示例
示例 | 解释 |
南京被称为“虎踞龙盘之地” | 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 |
这座山峰虎踞龙盘,气势非凡 | 描写山势雄伟、地形复杂 |
城市发展如虎踞龙盘,日益壮大 | 比喻城市的发展迅速且具有强大潜力 |
四、总结
“虎踞龙盘”不仅是对地理形势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意象,象征着稳固、雄伟和力量。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在现代也常用于形容风景名胜或城市发展。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与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认知。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成语或历史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虎踞龙盘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