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是什么】“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个常见的术语,指的是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商品销售到国外市场,从而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行为可能破坏公平竞争,甚至引发贸易摩擦。下面是对“倾销”的详细总结。
一、倾销的定义
倾销是指出口国企业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在进口国市场上销售商品的行为。这种低价销售可能会损害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因此常被各国政府视为不公平竞争手段。
二、倾销的类型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正常倾销 | 出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但未造成实质性损害 | 常见于市场竞争中,不一定构成违法 |
掠夺性倾销 | 长期以极低价格销售,打击竞争对手 | 目的是排挤市场,之后提高价格 |
隐性倾销 | 通过补贴或其他方式间接降低出口价格 | 表面不降价,但实际成本降低 |
三、倾销的影响
正面影响 | 负面影响 |
为进口国消费者提供低价商品 | 损害本国相关产业利益 |
促进市场竞争和效率提升 | 可能导致国内企业倒闭或减产 |
提高进口国的消费水平 | 引发贸易争端和反倾销调查 |
四、应对倾销的措施
措施 | 说明 |
反倾销税 | 进口国对倾销产品征收额外关税,以抵消低价影响 |
反补贴税 | 对接受政府补贴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
保障措施 | 在进口激增威胁国内产业时采取临时限制措施 |
谈判与协商 | 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解决争端 |
五、倾销的判断标准
标准 | 说明 |
正常价值 | 通常指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或第三国出口价 |
出口价格 | 实际销售给进口国的价格 |
价格差异 | 若出口价格明显低于正常价值,可能构成倾销 |
六、典型案例
- 中国纺织品出口:曾因大量低价出口引发多国反倾销调查。
- 美国钢铁进口:2018年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部分被视为反制倾销行为。
七、结语
倾销作为一种国际贸易现象,既有其经济合理性,也存在潜在风险。各国在应对倾销时需综合考虑市场公平、产业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平衡。合理运用反倾销政策,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同时避免过度干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