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揭竿而起的正确解释

2025-09-23 18:24:16

问题描述:

揭竿而起的正确解释,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8:24:16

揭竿而起的正确解释】“揭竿而起”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事件,常用来形容民众因不满压迫或不公而奋起反抗。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揭竿而起”的含义及其用法,以下将从词义解析、出处、引申义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词义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揭竿而起
拼音 jiē gān ér qǐ
字面意思 把竹竿举起来,表示行动开始
引申义 形容民众因不满现实而发起反抗或斗争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项目 内容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历史背景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因赋税沉重、徭役繁重而发动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典故 “揭竿而起”最早出自陈胜、吴广起义时的口号和行动方式,象征反抗精神。

三、引申义与现代用法

项目 内容
原意 表示武装起义的开始
现代用法 多用于比喻群众因不满现状而自发组织抗议、反抗或变革行为
使用场景 政治运动、社会抗议、文学作品中常见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项目 内容
近义词 起义、暴动、抗争、反抗
反义词 安分守己、顺从、沉默、妥协

五、典型例句

1. 在国家动荡时期,百姓揭竿而起,掀起了反对暴政的浪潮。

2. 这场改革虽未成功,但其引发的社会反响却让许多人开始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

3. 历史上许多重大变革,都是由普通百姓揭竿而起所引发的。

六、总结

“揭竿而起”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了对不公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成语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语境,避免将其简单等同于暴力或混乱,而是应结合具体情境,准确传达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结语:

“揭竿而起”不仅是历史的回声,也是现实的映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勇气和行动同样重要。

以上就是【揭竿而起的正确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