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出处

2025-09-26 03:26:02

问题描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出处,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03:26:0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出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为: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不同境遇下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与忧虑之情,体现了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2、直接用原标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出处”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加表格)

一、文章总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宋代文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一句名言,体现了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该句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的精神内核。通过分析其出处、含义及文化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出处 《岳阳楼记》
作者 范仲淹(北宋)
原文出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时代背景 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大夫阶层关注民生与政治
文化内涵 表达了士人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精神核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言风格 典雅庄重,富有哲理
后世影响 成为历代文人志士的精神标杆,常被引用表达责任感

三、结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仅是范仲淹个人思想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它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心怀天下,关注民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关怀。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