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步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步”字常用来表示行走、步伐或前进的动作。许多成语中也包含了“步”字,这些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有的形容人行动谨慎,有的则表达对进步的追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有“步”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常见带有“步”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步步为营 | 每走一步都设立一个营寨,形容谨慎戒备 | 《三国演义》 |
步履维艰 | 行动困难,比喻处境艰难 | 《左传》 |
踔厉风发 | 奋发有为,精神振奋 | 《后汉书》 |
稳扎稳打 | 逐步推进,不轻举妄动 | 现代常用 |
望尘莫及 | 只能望着前面的尘土,赶不上别人 | 《后汉书》 |
马不停蹄 | 不停地赶路,形容忙碌或迅速 | 《三国演义》 |
举步维艰 | 每走一步都困难,形容非常艰难 | 《左传》 |
亦步亦趋 |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总是模仿别人 | 《庄子》 |
风驰电掣 | 形容速度极快 | 《三国志》 |
慢条斯理 | 态度缓慢,从容不迫 | 现代常用 |
二、成语含义与使用场景
1. 步步为营:多用于描述军事策略或做事谨慎的态度。
2. 步履维艰:适用于描述人生或事业上的艰难处境。
3. 踔厉风发: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状态。
4. 稳扎稳打:强调做事要有计划、有步骤。
5. 望尘莫及:用于形容差距极大,难以追赶。
6. 马不停蹄:形容工作繁忙或行动迅速。
7. 举步维艰:与“步履维艰”意思相近,但更强调行动的困难。
8. 亦步亦趋:常带贬义,指缺乏独立思考。
9. 风驰电掣:多用于描写速度之快,如车辆、人物等。
10. 慢条斯理: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三、结语
“步”字在成语中不仅表示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传达情感与思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行”与“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