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的意思】“羽扇纶巾”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或智者风度翩翩、从容不迫的形象。这一词语最早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引用而广为流传。
一、词语来源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含义 | 形容儒雅、从容的风度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描写有才学、有风度的文人或智者 |
代表人物 | 诸葛亮(历史上);苏轼词中指周瑜 |
二、词语解析
- 羽扇: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装饰性扇子,多以羽毛制成,象征清雅。
- 纶巾:古代男子佩戴的一种头巾,多为士大夫所用,表示身份和修养。
两者结合,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形象——手执羽扇,头戴纶巾,显得温文尔雅、从容不迫。
三、文化意义与延伸
方面 | 解释 |
文化象征 | 代表智慧、优雅与从容 |
艺术表现 | 在诗词、戏曲、绘画中常见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具有文化底蕴、气质非凡的人 |
四、相关诗句与出处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此句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周瑜的儒将风范,虽为历史人物,但因苏轼的描写而深入人心。
五、总结
“羽扇纶巾”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古代文人的理想形象。它体现了古人对智慧、修养与气质的追求,在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中都有深远影响。
关键点 | 内容概要 |
词语含义 | 描写文人风度与智慧 |
来源 | 《三国志》与苏轼词作 |
文化意义 | 智慧、优雅、从容的象征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有文化底蕴的人物 |
如需进一步了解“羽扇纶巾”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参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以上就是【羽扇纶巾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