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间探花刘墨林】在清代科举制度中,探花是殿试第三名的称号,象征着极高的学术与政治地位。而在雍正年间(1723—1735年),有一位名为刘墨林的探花,虽不如一些名臣那样广为人知,但其生平经历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刘墨林,字子仪,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卒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他在雍正五年(1727年)参加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成为探花。刘墨林自幼聪慧好学,文采斐然,尤以诗文著称,曾参与编纂《皇舆全览图》等重要文献,对当时的文化与地理研究有一定贡献。
尽管刘墨林在仕途上并未担任要职,但他以清廉自持、淡泊名利著称,常以诗书自娱,不慕荣华。他的作品多收录于地方志及文人笔记中,展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人文情怀。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墨林 |
字 | 子仪 |
籍贯 | 江苏吴县(今苏州) |
出生年份 |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 |
卒年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
中探花年份 | 雍正五年(1727年) |
科举名次 | 一甲第三名(探花) |
主要成就 | 参与《皇舆全览图》编纂;诗文创作丰富 |
性格特点 | 清廉自持、淡泊名利、重视文化修养 |
历史评价 | 在清代文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未进入核心政治圈 |
综上所述,刘墨林作为雍正年间的一位探花,虽未在朝堂上留下显著政绩,但其文学造诣与个人品格仍值得后人关注与研究。他的经历也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下一部分士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以上就是【清朝雍正年间探花刘墨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